期刊简介

《临床医药实践》是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,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办,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。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,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,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。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山西省卫生厅

主办单位: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

出版部门: 《临床医药实践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1-8631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4-1300/R

邮发代号: 22-39

出版周期 月刊

创刊时间 1974

出版地区 山西

出版地区 山西

订购价格 196.00

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临床医药实践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临床医药实践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山西省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
  • 国际刊号:1671-8631
  • 国内刊号:14-1300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上海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
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0年第4期文章
  • 食管癌440例内镜分析

    目的:通过胃镜检查,了解本地区居民食管癌发病情况.方法:分析9838例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.结果:检出的440例食管癌患者中,早期癌15例(3.41%),中晚期癌425例(96.59%).食管上段40例(9.09%);食管中上段49例(11.14%);食管中段230例(52.27%);食管中下段76例(17.27%);食管下段23例(5.23%);食管贲门部22例(5.00%).病理检查结果:鳞状细......

    作者:李晋革 刊期: 2010- 04

  • 结肠癌4例误诊分析

    2005年-2009年我院结肠癌误诊患者4例,其中男3例,女1例,年龄16~70岁.腹痛4例,腹部包块1例,腹泻和便血各1例.......

    作者:靳红旺 刊期: 2010- 04

  • 有机磷中毒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进展

    急性有机磷中毒(AOPP)是我国目前发生率高的急性农药中毒.中毒方式有皮肤黏膜吸收、误服、自服,病死率在10%以上.其临床过程与患者接触农药种类、中毒方式、服毒量、服药至就诊时间、毒物吸收的速度、个体差异、救治过程均有密切关系.......

    作者:郑群英 刊期: 2010- 04

  • 肿瘤多药耐药基因p-糖蛋白及其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

   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,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环境的污染,其发病率有增无减.由于多数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、晚期,失去了手术的绝佳治疗机会,因此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又成了主要治疗手段.不过人们在运用化疗治疗肿瘤一段时间后,发现有的患者效果较好,延长了生存周期,提高了生存质量,而有的效果则不佳,甚至没有作用,导致治疗失败.经过研究探索发现,肿瘤细胞产生内在耐药性是初次肿瘤化疗失败的主......

    作者:穆宝忠;隋秀芳 刊期: 2010- 04

  • 二十二碳六烯酸水平与婴幼儿智力发育和视力发育的关系

    近年来,有关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对人类智力和视力发育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,成为近来的一个研究热点.本文对DHA的基本概念、功能与作用及对婴幼儿智力和视力发育的影响,DHA的来源、代谢途径及如何补充等做一个简述,为临床研究、应用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参考.......

    作者:侯文华;张文青 刊期: 2010- 04

  • 浅论医院科主任负责制

    明确规定,医院实行科主任负责制.科主任代表院长对科室实行全面管理并享有充分权力,对院长和分管院领导负责,全面主持科室的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,参加医院各种会议和重大活动,完成医院下达的科主任工作目标.......

    作者:田存明;李洁 刊期: 2010- 04

  • 化学发光仪器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分析结果对比的研究

    目的:分析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(TSH)应用化学发光仪器检测的结果.方法: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SH.结果: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治疗后的第50~70天TSH没有明显变化,治疗后第70~120天TSH有明显变化,并进行组间比较.结论: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TSH含量变化,统计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.......

    作者:胡曙光 刊期: 2010- 04

  • 临床药师在抗生素PK/PD理论临床应用中发挥的作用

    β-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快速杀菌药,能与细菌胞浆膜上的蛋白结合位点(PBPs)结合,使细菌转肽酶失活,阻止细菌肽聚糖形成,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而达到杀菌的目的,根据抗生素的PK/PD理论,β-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,在临床上使用宜采取一日多次的给药方案[1].为此我院举办过很多次讲座,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多采取每日2次的给药方法.作为神经内科临床药师,在和临床医生良好的沟通下,在1例脑......

    作者:胡玲峰;段金菊 刊期: 2010- 04